大量出汗时,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会增加。
当人体因高温、运动或其他原因大量出汗时,体液丢失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同时血容量减少。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和容量感受器会感知这些变化,刺激垂体后叶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集合管,增加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液排出,从而帮助维持体液平衡和血容量稳定。这一机制是人体应对脱水的重要代偿反应,避免因水分过度流失引发低血压或电解质紊乱。
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外,疼痛、应激、某些药物如尼古丁或吗啡也可能促进其分泌。相反,酒精会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导致利尿作用。若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水,抗利尿激素持续升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引发水中毒低钠血症。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下应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避免单纯大量饮水稀释血液。某些疾病如尿崩症或SIADH综合征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需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