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有脓水是否自愈取决于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轻微的感染或外耳道炎可能随着身体免疫力增强逐渐好转,但中耳炎、鼓膜穿孔等较严重情况通常需要医疗干预,否则可能引发听力下降或并发症。
耳朵出现脓水常见于细菌或真菌感染,如急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可能因进水、掏耳不当导致皮肤破损,细菌滋生后产生脓液。此时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可能帮助缓解症状。中耳炎多继发于感冒或鼻炎,脓液积聚在中耳腔,若鼓膜未穿孔,脓液无法排出可能加重疼痛;若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疼痛减轻,但需抗生素治疗以防感染扩散。免疫力较强的患者可能自愈,但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慢性中耳炎或听力损伤。
发现耳朵流脓水时,避免自行掏耳或滴用偏方。保持耳道清洁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药物。若伴随发热、剧烈头痛或眩晕,需警惕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立即就诊。儿童反复中耳炎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问题。日常预防需注意避免频繁掏耳,感冒时正确擤鼻涕,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