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流黄水是否自愈取决于具体病因。部分轻微的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可能自行缓解,但多数情况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或引发并发症。
耳朵流黄水常见于细菌或真菌感染、湿疹、鼓膜穿孔或中耳炎。外耳道炎多因潮湿、掏耳损伤导致,早期可能仅有瘙痒或渗出,若免疫力较强,保持耳道干燥后可能自愈。中耳炎伴随耳痛、听力下降时,通常需抗生素治疗,否则可能转为慢性或引发颅内感染。过敏或湿疹引起的渗出,需避免抓挠并减少接触刺激物,但合并感染时仍需药物干预。
发现耳道流黄水时,切勿自行掏耳或冲洗,避免水进入耳内。保持耳部清洁干燥,暂停游泳或戴耳机。观察是否伴随发热、眩晕、听力骤降等症状,这些提示病情严重。儿童反复流脓需排查先天结构异常。就医后需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滥用滴耳液,尤其是鼓膜穿孔时某些药物可能损伤内耳。日常预防包括避免频繁掏耳、控制过敏原及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