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检查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咽拭子或粪便样本的病毒检测、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抗体检测、脑脊液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观察: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伴随发热。医生通过观察皮疹分布、形态及伴随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史初步判断病情。部分病例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呕吐等,需密切监测。
2.咽拭子或粪便样本的病毒检测:采集咽部分泌物或粪便样本,通过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技术明确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及柯萨奇病毒A16型是常见致病病毒,检测结果对确诊及分型有重要价值。
3.血常规检查:通过血液分析观察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多数患者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占比增高提示病毒感染。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异常指标,辅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4.血清学抗体检测:检测血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如IgM和IgG抗体。发病早期IgM抗体阳性提示急性感染,恢复期IgG抗体滴度上升可辅助诊断。该方法适用于病程较长或需回顾性诊断的病例。
5.脑脊液检查: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时需进行腰椎穿刺,分析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及蛋白含量。脑脊液异常提示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对重症病例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需加强防护,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重症病例需住院观察。保持个人卫生,患儿用品应单独消毒。疫苗接种可降低重症风险,但无法覆盖所有病毒类型。密切接触者需监测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