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通常难以完全自愈,但部分症状可能随免疫力提升或护理得当而暂时缓解。该疾病多由急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演变而来,中耳腔长期存在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不可逆损伤。若仅依赖自愈,可能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复杂化。
慢性中耳炎的病程与个体体质、感染类型及日常护理密切相关。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炎症需药物干预,单纯等待自愈可能加重黏膜水肿或骨质破坏。部分患者耳部渗液减少后误以为痊愈,实际炎症仍潜伏存在。反复发作会加速听力结构退化,甚至引发颅内并发症。及时就医可通过耳镜检查、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因,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抗炎滴耳液或手术修复受损组织。
日常需避免耳道进水、用力擤鼻等行为,防止炎症扩散。游泳或洗头时建议使用防水耳塞,保持耳道干燥。饮食宜清淡,减少烟酒刺激以降低黏膜充血风险。若出现耳痛加剧、流脓带血或头晕症状,需立即就诊排除胆脂瘤或颅脑感染。切勿自行掏耳或滥用偏方,不当操作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定期复查听力与鼓膜状态,对病程较长者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