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手术内固定治疗、中药外敷辅助消肿止痛、功能锻炼促进恢复、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第五掌骨骨折若移位不明显可采用手法复位,复位后使用石膏固定4-6周。固定范围通常包括腕关节和掌指关节,以确保骨折端稳定。复位后需拍摄X线片确认位置,若复位不佳需考虑其他治疗方式。固定期间避免负重活动,防止再次移位。
2.手术内固定治疗:对于严重移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关节面损伤的情况,需手术复位并采用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手术可恢复解剖结构,减少畸形愈合风险。术后需配合石膏或支具保护,并根据愈合情况逐步开始功能锻炼。
3.中药外敷辅助消肿止痛:早期可选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外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常用药物包括红花、桃仁等,但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外敷结合固定治疗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4.功能锻炼促进恢复: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手指屈伸、握力训练等康复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主动活动强度。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二次损伤。
5.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骨折后每2-4周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进展。若出现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同时评估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后续康复计划。
治疗期间需保持固定装置干燥清洁,避免碰撞或压迫患处。饮食宜富含钙质和蛋白质,如牛奶、鱼类等,促进骨骼修复。出现异常疼痛、肿胀加重或皮肤发紫需立即就医。康复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拆除固定或过早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