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病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关节变形。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骨关节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疼痛,初期表现为活动后隐痛,随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疼痛多发生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寒冷或潮湿环境可能加重症状。疼痛源于关节软骨磨损后骨质暴露,关节面摩擦增加刺激神经末梢,同时滑膜炎症反应释放致痛物质。
2.活动受限: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表现为下蹲困难、上下楼梯费力或无法完全伸直关节。软骨退化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骨赘形成进一步阻碍运动,周围肌肉因疼痛反射性痉挛也会限制活动。晚期可能出现关节交锁现象,即活动时突然卡顿。
3.关节僵硬: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感明显,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稍活动后缓解。僵硬与夜间关节液停滞、软骨代谢产物堆积有关,也可能因滑膜充血增厚导致。寒冷季节症状通常加重。
4.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增生或积液引发肿胀,触诊可能有波动感。软骨碎片刺激滑膜产生炎症反应,导致滑液分泌过多;晚期骨赘形成也会使关节外观膨大。肿胀常伴随局部皮温升高,但通常不发红。
5.关节变形:疾病后期出现关节结构改变,如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手指远端指间关节结节样膨大。软骨下骨塌陷、骨质增生及韧带松弛共同导致力线异常,变形后关节功能进一步恶化。
骨关节病需避免过度负重运动,选择游泳等低冲击锻炼方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冬季注意关节保暖。疼痛发作期减少活动量,但不宜长期制动以防肌肉萎缩。饮食需均衡,适当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