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核病的症状包括皮肤出现无痛性结节或溃疡、病灶边缘呈潜行性、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缓慢且反复发作、可能伴随低热或乏力。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出现无痛性结节或溃疡:皮肤结核病初期表现为红色或棕红色结节,质地较硬,逐渐发展为溃疡。溃疡基底不平,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或痂皮,但疼痛感不明显。结节或溃疡多发生于面部、颈部或四肢,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2.病灶边缘呈潜行性:皮肤结核病的溃疡边缘不规则,呈潜行性扩展,即溃疡边缘向皮下组织侵蚀,形成火山口样外观。这种特征有助于与其他皮肤疾病鉴别,如寻常狼疮或硬红斑。
3.局部淋巴结肿大:病变区域附近的淋巴结常出现肿大,质地较硬,可活动或固定。淋巴结可能伴随轻微压痛,但通常不化脓。淋巴结肿大提示结核分枝杆菌已扩散至淋巴系统。
4.病程缓慢且反复发作:皮肤结核病进展缓慢,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病灶可能暂时愈合,但易复发,形成瘢痕或新溃疡。反复发作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免疫力低下时症状加重。
5.可能伴随低热或乏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或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但结合皮肤表现可辅助诊断。
皮肤结核病需与其他慢性皮肤病鉴别,避免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延误可能导致病灶扩散或遗留瘢痕。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药物反应及病情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增强体质有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