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的治疗需根据囊肿大小、症状及并发症决定。多数小囊肿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囊肿较大或引发不适,可考虑穿刺抽液、硬化治疗或手术切除。
肝囊肿多为先天性,生长缓慢且常无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对于直径小于5cm且无压迫症状的囊肿,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若囊肿体积增大或引起腹痛、腹胀、感染等,需积极干预。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如无水酒精可缩小囊肿,但复发率较高。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巨大囊肿或多发性囊肿,创伤小且效果确切。合并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出血性囊肿需排除恶性肿瘤可能。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撞击,以防囊肿破裂。饮食宜清淡,限制酒精摄入以减少肝脏负担。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黄疸,需及时就医排除并发症。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复查,观察恢复情况。肝囊肿通常预后良好,但需与肝包虫病、肿瘤性囊肿等鉴别,避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