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坚持规律服药、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定期复查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导致血管损伤的重要因素,血压应维持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内。每日监测并记录数据,避免剧烈波动。饮食中减少精制糖摄入,选择全谷物和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或降糖药物剂量,不可自行停药。
2.坚持规律服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需长期服用以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时间和剂量,避免漏服或过量。若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药物不可与酒精或刺激性食物同服,以免影响疗效。
3.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品和加工食品。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每日不超过25克。多食用深海鱼、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减少动物内脏和肥肉摄入。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少用油炸或煎炒。适量补充新鲜果蔬,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4.进行适度康复训练:急性期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开展肢体功能锻炼,如被动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运动强度以不引起疲劳为宜,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语言障碍者可进行发音练习,从单字逐步过渡到短句。训练需持之以恒,避免过度急躁导致损伤。
5.定期复查指标:每3-6个月检查血脂、凝血功能及颈动脉超声,评估血管状况。心电图和脑部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安排。复查结果需与既往数据对比,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随身携带病历资料,便于医生全面掌握病情变化。
日常生活中需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立即就医,不可拖延。家属应学习急救措施,备好硝酸甘油等应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