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是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痈肿疮毒等症。作为传统中药材,千里光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以南省份更为常见,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古代医籍记载。
千里光含有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等多种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结膜炎、皮肤感染等疾病,外用可煎汤熏洗或捣敷患处,内服多配伍其他药物使用。民间亦有将新鲜千里光捣汁滴眼缓解眼疾的用法,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由于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加重不适。
使用千里光需注意剂量控制,过量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滥用。部分人群可能对菊科植物过敏,初次使用建议小范围测试。野生千里光易与相似植物混淆,采集或购买时需确保品种正确,避免误服。若与其他药物联用,需咨询中医师以规避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