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肿可以通过艾灸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来缓解症状。这些穴位具有健脾利湿、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轻水肿问题。
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艾灸此处能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三阴交在内踝尖上3寸,是肝、脾、肾三经交汇之处,艾灸此穴可调节水液代谢,缓解下肢肿胀。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艾灸该穴能健脾化湿,帮助消除水肿。配合艾灸涌泉穴可促进肾气运行,辅助改善水液滞留问题。
艾灸时需注意避免烫伤,艾条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以温热舒适为宜。孕妇、皮肤破损或糖尿病患者慎用艾灸。下肢水肿若持续不缓解,可能由心脏、肾脏或淋巴系统疾病引起,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艾灸期间应避免受凉,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配合低盐饮食和适度运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