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不去皮使用存在一定风险,不建议直接使用未去皮马钱子。马钱子皮部含有较高浓度的毒性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去皮能显著降低毒性,保留有效成分。传统炮制方法强调去皮可减轻毒性反应,现代研究也证实去皮后安全性与疗效更可控。
马钱子作为传统中药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功效,但生品毒性剧烈。去皮工序是降低毒性的关键步骤,皮部占全药重量约40%,毒性成分集中于此。去皮后士的宁含量可降低30%-50%,有效成分比例更合理。现代药典规定马钱子需经砂烫或油炸后去除种皮,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研究显示未去皮马钱子中毒剂量仅为治疗剂量的1.5倍,安全窗口狭窄,易引发肌肉强直、惊厥等不良反应。
使用马钱子必须严格遵循炮制规范,未经专业炮制的生品禁止内服。中毒症状多在服药后15-60分钟出现,表现为面肌痉挛、角弓反张等中枢兴奋症状。临床使用需控制剂量在0.3-0.6g范围内,且必须配伍甘草等解毒药物。孕妇、婴幼儿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误服未去皮马钱子应立即就医,使用安定类药物对抗毒性。药材贮藏需注意防潮防霉变,霉变后毒性会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