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胳膊脱臼通常表现为突然哭闹、拒绝活动患肢、手臂垂落无法抬起。这种情况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由于肘关节韧带松弛,轻微牵拉或扭转可能导致桡骨头半脱位。家长可通过观察宝宝是否抗拒触碰患肢、手臂保持固定姿势不动来判断,若尝试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需高度怀疑脱臼。
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在家长突然牵拉宝宝手腕或前臂时,比如穿脱衣服用力过猛、玩耍时单侧提拉手臂。典型症状是患侧前臂旋前手心向下、肘部微屈,宝宝会因疼痛而持续哭闹,但关节外观无肿胀或淤青。部分大龄儿童能明确指出肘部外侧疼痛。睡眠中翻身压到手臂不会导致脱臼,这种情况需排查其他损伤。若宝宝跌倒后出现类似症状,需优先排除骨折可能。
发现疑似脱臼应立即停止活动患肢,用围巾或三角巾临时固定前臂于胸前。避免自行复位或反复屈伸测试,错误操作可能加重软组织损伤。即使症状轻微也需尽早就医,专业医生通过触诊和X光片鉴别诊断后,通常采用旋后屈肘法快速复位,成功后宝宝会立即恢复手臂活动。日常需注意为宝宝穿宽松衣物,避免单手突然提起或悬吊身体,游戏时注意保护上肢关节。反复脱臼可能提示韧带发育异常,需小儿骨科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