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黄水能否自愈取决于具体病因。部分轻微的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可能随着身体免疫力增强逐渐好转,但多数情况下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耳朵流黄水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或真菌感染、湿疹、外伤或中耳炎等。外耳道炎可能因游泳、掏耳等行为引发,表现为瘙痒、疼痛和黄色分泌物。中耳炎多伴随听力下降或耳闷,分泌物可能为脓性。若由过敏或湿疹导致,通常伴有皮肤红肿脱屑。免疫力较强时,轻微感染可能自愈,但拖延治疗可能引发鼓膜穿孔、听力损伤等并发症。
发现耳朵流黄水时,避免自行掏耳或冲洗,防止损伤耳道或鼓膜。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勿随意滴用偏方或药物,部分药水可能刺激黏膜加重炎症。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通过耳镜、分泌物检查明确病因。细菌感染需抗生素治疗,真菌感染则用抗真菌药物。若伴随发热、剧烈头痛,需警惕颅内感染可能。日常注意耳部卫生,减少掏耳频率,控制过敏原,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