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外敷皮肤确实可能引起发热感。马钱子含有士的宁等生物碱成分,具有刺激性,接触皮肤后可能引发局部血管扩张,导致温热或灼热感,甚至伴随红肿。这种反应与药物渗透性及个体皮肤敏感性密切相关,属于常见的外用药物反应。
马钱子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和血液循环实现。外敷时,士的宁等成分可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流,从而产生温热感。传统医学中,马钱子常用于缓解风湿痛或跌打损伤,借助其温散特性驱寒活血。但需注意,未经炮制的生马钱子毒性较强,直接接触可能引发皮肤过敏或炎症反应。现代研究建议将马钱子制成油膏或酊剂,以降低刺激性,同时保留药效。
使用马钱子外敷需严格遵循安全原则。皮肤破损、过敏体质或孕妇禁用,避免药物经创面吸收引发中毒。初次使用前应在小面积皮肤测试,观察是否出现瘙痒、皮疹等异常反应。外敷时间不宜过长,通常控制在15-30分钟内,若出现持续灼痛或头晕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储存时需远离儿童,防止误食。马钱子的治疗价值与风险并存,合理使用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