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盛行时需加强环境物品消毒、注重个人卫生防护、妥善处理患者分泌物、保持室内通风换气、避免聚集性活动。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环境物品消毒: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对频繁接触的门把手、玩具、餐具等物品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和台面采用1:50稀释的84消毒液拖洗,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织物类物品可煮沸20分钟或阳光下暴晒4小时,紫外线能有效灭活病毒。
2.注重个人卫生防护:饭前便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洗手后避免接触眼口鼻。看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需严格洗手,必要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患者衣物需单独清洗并消毒,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混放。
3.妥善处理患者分泌物:患者唾液、粪便等排泄物需用漂白粉覆盖60分钟后再清理,污染的纸巾放入密闭垃圾袋。呕吐物立即用吸水材料吸附,再用消毒剂喷洒周围1米区域。患者使用后的尿布需密封丢弃,避免二次污染。
4.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空调滤网需每周清洗并用消毒液浸泡,避免病毒通过气流扩散。通风不良场所可使用空气消毒机辅助净化。
5.避免聚集性活动:流行期间减少前往商场、游乐场等密闭公共场所,托幼机构需暂停集体活动。患者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防止交叉感染。密切接触者需观察10天,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需特别关注婴幼儿群体,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更易感染。消毒剂配置需严格按说明书比例,高浓度可能刺激呼吸道。患者饮食宜清淡,口腔疱疹破溃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疼痛。医疗机构接诊需落实预检分诊,防止院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