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不治疗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中耳感染风险增加、耳鸣或眩晕、鼓膜愈合不良、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听力下降:鼓膜穿孔后声音传导功能受损,外界声波无法有效振动鼓膜及听小骨,导致声音感知减弱。穿孔越大听力损失越明显,长期未修复可能使听力难以恢复。
2.中耳感染风险增加:鼓膜穿孔使外耳道与中耳直接相通,细菌或异物易侵入中耳腔引发炎症,反复感染可能破坏听骨链或扩散至内耳。
3.耳鸣或眩晕:穿孔导致中耳压力失衡或内耳淋巴液异常流动,可能诱发持续性耳鸣;若感染波及前庭神经,可出现眩晕或平衡障碍。
4.鼓膜愈合不良:小穿孔可能自愈,但较大穿孔或伴随感染时,边缘组织纤维化使愈合停滞,需手术干预修复。
5.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听力障碍干扰语言交流,持续耳鸣或感染疼痛降低工作效率,严重者可能引发焦虑等心理问题。
发现鼓膜穿孔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及时就医评估穿孔大小及感染情况。治疗期间需遵医嘱使用药物或选择手术修补,定期复查听力及鼓膜恢复状态。日常注意耳部防护,减少噪音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