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浆草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缓解炎症、清热解毒及促进消化。这种植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需科学验证其具体疗效。
酢浆草的叶片和茎部富含草酸、黄酮类化合物及维生素C,传统上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皮肤炎症或轻度烫伤。新鲜叶片捣碎外敷可缓解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内服煎剂则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或轻度腹泻。部分地区的民间疗法认为酢浆草能辅助降火,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提取物可能具有抗菌和抗氧化特性,但临床数据有限,需进一步研究支持。
使用酢浆草时需谨慎。过量摄入可能因草酸含量引发肾结石风险,胃肠敏感者可能出现腹痛。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应避免内服。外敷前需测试皮肤敏感性,避免过敏反应。酢浆草不能替代正规医疗,严重疾病应及时就医。采集时需注意区分相似植物,避免误食有毒品种。传统用法需结合现代医学指导,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