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在于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急性期以溶栓、取栓为主,恢复期需结合药物、康复训练及生活方式调整。治疗方案需根据梗死部位、面积及个体情况制定,越早治疗对脑细胞保护效果越好。
脑梗死急性期4.5小时内静脉溶栓是首选,使用阿替普酶等药物溶解血栓。超过时间窗或大血管闭塞者可考虑机械取栓。病情稳定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康复期应尽早开展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配合针灸、高压氧等辅助治疗。发病后3-6个月是黄金康复期,坚持康复训练可使70%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饮食需低盐低脂,戒烟限酒,每周保持适量有氧运动。
注意识别脑梗死先兆症状如突发面瘫、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及肝肾功能,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防止跌倒等二次伤害。保持情绪稳定,抑郁焦虑可能影响恢复,必要时应进行心理干预。合并房颤患者需遵医嘱抗凝治疗,预防再次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