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结束后是补气血的黄金期,通常建议在经血完全干净后的3-5天内开始调理。此时子宫内膜完成修复,身体处于气血相对亏虚的状态,适时进补能更高效促进气血恢复,减少经期消耗带来的疲劳感。
补气血需结合体质选择合适方法。饮食上可多摄入红枣、枸杞、桂圆、黑芝麻等温补食材,搭配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帮助造血功能恢复。中医推荐的当归、黄芪、党参等药材可煲汤或代茶饮,但需注意用量避免上火。同时配合适量舒缓运动如瑜伽、八段锦,促进气血运行,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保证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也至关重要,夜间11点前入睡有利于肝脏藏血功能的发挥。
补气血需避免盲目进补。阴虚体质者慎用燥热食材如红参,以免加重口干、失眠等症状;湿热体质人群应减少滋腻食物如阿胶的摄入。进补期间忌生冷寒凉饮食,避免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若出现明显头晕、心悸或持续乏力,建议就医排查贫血或其他器质性疾病。经期前一周需停止温补,防止月经量异常增多。长期气血不足者应在中医师指导下系统调理,结合舌脉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