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出急疹后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避免抓挠防止留疤、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处理高热。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急疹期间皮肤可能出现密集红疹,汗液或污垢残留易引发细菌感染。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拭患处,动作需轻缓,洗后及时蘸干水分。若疹子未破损可薄涂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出现脓点或渗液需就医。
2.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发热期体内水分消耗加快,需少量多次喂温水或稀释果汁。母乳喂养可增加哺乳频次,避免饮用含糖过高饮料。排尿量减少、口唇干裂或哭时无泪均为脱水征兆,需立即就医。
3.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化纤材质易刺激疹子加重瘙痒,选择纯棉透气衣物,袖口裤腿不宜过紧。夜间睡觉可适当减少盖被,过热可能导致疹子渗出。清洗衣物使用中性洗涤剂,漂洗彻底避免化学残留。
4.避免抓挠防止留疤:幼儿指甲需剪短磨平,必要时戴纯棉手套。瘙痒明显可用冷毛巾敷患处,每次不超过5分钟。疹子结痂后让其自然脱落,强行撕扯可能损伤真皮层导致色素沉着。
5.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处理高热:每4小时测量体温,38.5℃以下以物理降温为主,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退热药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伴有抽搐需急诊。
急疹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暂停添加新辅食。若出现嗜睡、呼吸急促或疹子持续一周未退,需尽快就医检查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