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麻疹的治疗主要包括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对症处理发热咳嗽等症状、保持皮肤清洁减轻瘙痒、及时就医监测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患儿需单独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卧室保持通风,避免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接触。隔离期间减少体力消耗,卧床休息有助于恢复免疫力,降低并发症风险。
2.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发热和食欲减退易导致体液流失,需少量多次喂温水、米汤或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3.对症处理发热咳嗽等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咳嗽剧烈可用蒸汽吸入缓解,痰多时轻拍背部助排痰。眼部充血可用生理盐水清洁,避免强光刺激。
4.保持皮肤清洁减轻瘙痒:皮疹期用温水擦拭皮肤,避免抓挠引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剪短指甲。若瘙痒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皮疹脱屑期无需特殊处理,自然脱落即可。
5.及时就医监测并发症:肺炎、脑炎等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意识状态等。出现高热不退、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送医,必要时住院治疗并完善血常规等检查。
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护理,未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应紧急接种。恢复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逐步增加营养。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或民间偏方,所有用药均需专业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