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补益药,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及调和诸药的功效。其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素有国老之称。
甘草的性状特征明显,根茎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及皮孔。断面呈黄白色,质地坚实,粉性足,气味微甜而特殊。药用部位主要为干燥根及根茎,通常切片或研粉使用。现代甘草含有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在复方配伍中,甘草能缓和药性,减轻其他药物的毒副作用,如与附子同用可降低其毒性。单用甘草或配伍其他药物可治疗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及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症。
使用甘草需注意其禁忌与副作用。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水钠潴留、血压升高及低钾血症,故高血压、水肿患者慎用。不宜与大戟、甘遂、芫花等峻下逐水药同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孕妇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甘草与某些西药如强心苷、利尿剂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需避免同时服用。临床用药应严格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避免滥用或替代专业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