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黑芝麻后大便可能呈现黑色。黑芝麻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这些色素在消化过程中未被完全分解吸收,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大便颜色变深甚至发黑。这种现象属于食物性色素引起的正常生理变化,通常无需过度担忧。
黑芝麻中的黑色素、花青素等成分经过胃肠道时,部分会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以原形进入肠道。尤其大量食用后,色素浓度增高,更容易使粪便染成深色。黑芝麻的外壳含有不易消化的纤维素,可能加速肠道蠕动,缩短色素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进一步加深颜色。若同时摄入含铁量高的食物或补铁剂,铁元素与芝麻色素结合也可能强化黑色外观。
需注意区分食物性与病理性黑便。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导致的柏油样便通常伴有腥臭味、粘稠发亮,且可能伴随头晕、腹痛等症状。长期服用铋剂或铁补充剂也会引发黑便,但多有明确用药史。建议观察1-2天,停止食用黑芝麻后若颜色未恢复正常,或存在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便潜血或胃肠镜。日常摄入黑芝麻可控制单次量在10-15克,充分咀嚼有助于减少色素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