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咽部疱疹或溃疡、进行咽拭子病毒检测、排除其他相似疾病、检查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参考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观察咽部疱疹或溃疡: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表现为咽部出现灰白色疱疹或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分布于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区域。初期可能仅见咽部充血,随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伴有明显咽痛,影响进食。婴幼儿常因疼痛拒食、流涎,需通过压舌板检查明确咽部病变特征。
2.进行咽拭子病毒检测:采集咽部分泌物或疱疹液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可明确病原体。常见病原为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检测有助于与其他病毒感染鉴别,但临床并非必需,通常结合典型症状即可初步诊断。
3.排除其他相似疾病:需与手足口病、疱疹性口炎、链球菌性咽炎等鉴别。手足口病除咽部疱疹外还伴手足皮疹;疱疹性口炎多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溃疡较大且多见于牙龈;链球菌性咽炎无疱疹,咽拭子细菌培养可区分。
4.检查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多数患者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2-4天,可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婴幼儿易出现惊厥,需监测体温变化。发热与咽部病变同时出现是重要诊断线索。
5.参考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血常规通常显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但单纯疱疹性咽峡炎以病毒性血象为主。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
确诊过程中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检查,综合临床表现与辅助结果判断。急性期应隔离防止传播,密切观察重症迹象如持续高热、脱水或神经系统症状。保持口腔清洁,选择易消化食物减轻咽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