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下垂是指肾脏位置下移超出正常范围,通常由支撑结构松弛或腹压不足导致。正常情况下,肾脏位于腹膜后,由脂肪囊、筋膜和邻近脏器固定,活动度较小。若固定结构薄弱,肾脏可能向下移动,甚至进入盆腔,引发不适或并发症。
肾下垂的常见原因包括先天结缔组织发育不良、产后腹肌松弛、体重骤减导致肾周脂肪减少,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使腹压反复波动。典型症状为站立或活动后腰部钝痛,平卧后缓解,严重时可伴随血尿、尿频或消化功能紊乱。诊断需结合超声、静脉尿路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肾脏下移程度及是否合并肾盂输尿管扭曲。
预防肾下垂需避免突然减重或剧烈运动,加强核心肌群锻炼以稳定腹压。轻度患者可通过佩戴腰托、增加营养改善支撑结构;症状明显或合并肾积水者需手术固定。日常需减少长时间站立,卧位时垫高臀部以缓解症状。若出现血尿或反复感染,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肾下垂虽非急症,但长期忽视可能影响肾功能,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