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之后不建议立即吹风。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此时身体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吹风容易导致寒邪入侵,可能引发不适或减弱调理效果。
艾灸产生的热量会扩张体表毛细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使汗孔舒张以排出体内湿寒。此时若接触冷风或空调直吹,外界风寒可能通过开放的毛孔侵入经络,与艾灸温补的作用相冲突。传统中医理论强调避风如避箭,尤其调理后身体处于气血活跃但防御较弱的状态,需避免直接受凉。部分人群艾灸后出现头痛、关节酸胀,常与受风有关。
艾灸结束后建议在室内静坐20-30分钟,待汗液自然收干,毛孔逐渐闭合后再外出。如需外出,可穿戴外套或围巾保护艾灸部位,尤其注意颈部、腹部等易受寒区域。夏季避免正对风扇或空调出风口,冬季需防冷风直吹。艾灸后2小时内不宜洗澡、游泳或接触冷水,以免影响温通效果。体质虚弱、阳虚人群更需严格避风,可饮用温开水帮助代谢。若因吹风出现发冷、疲乏等症状,可热敷大椎穴或再次艾灸驱寒。合理防风能巩固艾灸疗效,减少不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