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能否自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轻度外耳道炎可能自行缓解,但中重度或反复发作的情况需及时就医治疗,否则可能引发并发症。
外耳道炎的恢复与病因密切相关。由轻微刺激或短暂进水引起的炎症,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等措施,部分患者可能逐渐好转。但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的外耳道炎通常难以自愈,拖延治疗可能加重红肿、疼痛,甚至扩散至周围组织。免疫力较低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自愈概率更低,易发展为恶性外耳道炎。不当处理如用棉签掏耳可能将分泌物推向深处,反而延长病程。
日常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避免游泳、洗澡时耳道进水,勿自行使用滴耳液或抗生素,以免掩盖症状或引发耐药性。出现持续耳痛、流脓、听力下降或发热时,应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感染类型开具抗菌或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清理耳道分泌物。预防方面,减少掏耳频率、控制过敏原接触、及时治疗湿疹等皮肤病,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