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小便时尿道痛可通过多饮水稀释尿液、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温水坐浴缓解肌肉痉挛、避免憋尿减少膀胱压力、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等。具体分析如下:
1.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mL以上,增加排尿频率可降低尿液浓度。高浓度尿液中的代谢废物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引发灼热感。排尿时适当放松腹部肌肉,避免因紧张加重疼痛。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分娩后恶露排出易污染外阴,需每次如厕后用温水从前向后冲洗。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更换,避免使用化学洗剂擦洗。潮湿环境可能滋生细菌,增加尿路逆行感染风险。
3.温水坐浴缓解肌肉痉挛:盆底肌因分娩牵拉可能出现痉挛性疼痛。每日2次、每次10分钟的40℃左右温水坐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弛尿道括约肌,减轻排尿时的牵扯痛。
4.避免憋尿减少膀胱压力:产后膀胱敏感度降低,憋尿易导致过度充盈。尿液滞留可能逆流至尿道引发炎症,排尿时膀胱剧烈收缩会加重尿道黏膜损伤。有尿意应立即排空。
5.及时就医排查感染:若疼痛伴随发热、血尿或腰酸,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细菌性尿道炎需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肾盂肾炎等并发症。
出现症状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哺乳期用药需明确告知医生当前状态,不可自行服用偏方或镇痛药物。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加重必须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