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会疼可能是由于外耳道感染、中耳炎、耳垢堵塞、气压变化、外伤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外耳道感染:外耳道感染通常由细菌或真菌引起,常见于游泳后耳道进水未及时清理,潮湿环境促使微生物繁殖。感染后耳道皮肤红肿,伴随剧烈疼痛,触碰耳廓或咀嚼时痛感加剧。严重时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听力下降,需及时清洁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2.中耳炎:中耳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至耳咽管,导致中耳腔积液或化脓。急性期表现为耳内胀痛、听力减退,可能伴随发热或耳鸣。儿童因耳咽管较短更易发病,反复发作可能转为慢性,需通过抗生素或鼓膜穿刺治疗。
3.耳垢堵塞:耳垢过度堆积会硬化形成栓塞,压迫耳道壁引发胀痛。自行掏耳可能将耳垢推入更深位置,甚至损伤鼓膜。症状包括耳闷、听力下降及刺痛感,需由专业医生使用软化剂或器械清理。
4.气压变化:快速升降海拔或潜水时,外界气压骤变使鼓膜内外压力失衡,导致航空性中耳炎。耳痛常伴随耳闷、眩晕,可通过吞咽、打哈欠或捏鼻鼓气缓解,严重者需行鼓膜切开术。
5.外伤:耳部受外力撞击、异物刺入或掏耳不当会直接损伤外耳道或鼓膜。表现为突发性锐痛、出血或听力障碍,需避免进水并就医检查,防止感染或永久性听力损伤。
耳朵疼痛的机制复杂,涉及炎症、压力、物理刺激等多重因素,及时明确诱因并干预可有效避免并发症。日常需注意耳部卫生,避免过度清洁或暴露于高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