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疝是指盆底肌肉和筋膜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如膀胱、直肠、子宫等向阴道或直肠方向膨出的一种疾病。
盆底疝的症状因受累器官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表现包括下腹坠胀感、阴道或肛门区域异物感,尤其在久站或劳累后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失禁或排便障碍,如便秘、排便不尽感。严重时,阴道或直肠壁可能触及明显包块,平卧时缩小,站立或腹压增加时突出。女性可能伴随性交疼痛或腰骶部酸痛。症状进展缓慢,但长期未干预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盆底疝多见于多次分娩、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或盆底手术史的人群。诊断需结合妇科检查、影像学评估如超声或MRI。治疗方式取决于严重程度,轻症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中重度需手术修复。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提重物、久蹲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控制体重,及时治疗慢性咳嗽或便秘。术后需遵医嘱恢复锻炼,定期复查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