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在病情稳定、症状长期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或停止激素治疗。具体需结合肺功能检查、症状评估及过敏原控制情况综合判断,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观察期,确保无反复发作风险后再考虑停药。
哮喘治疗的核心目标是控制炎症、减少气道高反应性。激素作为抗炎基础药物,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若患儿持续6个月以上无夜间症状、日间活动不受限,且肺功能指标如FEV1维持在正常范围80%以上,可考虑减量。环境过敏原的有效规避、免疫功能的改善以及合并症如鼻炎的控制也是减停激素的重要前提。部分患儿在青春期后随着气道发育成熟,症状可能自然缓解,但仍需定期随访监测。
减停激素需严格遵循阶梯式方案,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弹。每3个月需复查肺功能和气道炎症指标如FeNO,关注季节交替或感染期间的病情变化。若减量过程中出现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需立即恢复原剂量并就医。生物制剂等靶向治疗可能为部分中重度患儿提供替代方案,但需专业评估。日常生活中需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接触烟草烟雾及冷空气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