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急性期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多数患者可自行康复。关键措施包括休息、营养支持及密切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辅以抗病毒药物。急性期通常无需过度干预,但需警惕重症化倾向。
急性乙肝的治疗核心是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卧床休息有助于降低代谢需求,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肝功能异常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护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或还原型谷胱甘肽。若出现黄疸或凝血功能障碍,需住院观察。对于少数重症患者,如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或出现肝性脑病,需考虑抗病毒治疗,首选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等强效低耐药药物,以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衰竭风险。
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或中草药。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及超声,观察病情变化。急性乙肝患者中,约95%的成人可完全清除病毒并产生抗体,但仍有少数可能转为慢性,尤其婴幼儿或免疫低下者。若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恢复,需重新评估慢性乙肝可能。密切接触者应接种疫苗并筛查感染状态。出现乏力加重、腹胀或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排除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