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黄疸的症状是皮肤黏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或呈陶土色、皮肤瘙痒、食欲减退伴体重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黏膜黄染:阻塞性黄疸最典型的表现为皮肤、巩膜及黏膜出现明显黄色。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并沉积在组织中,导致黄疸从面部逐渐蔓延至全身。黄染程度与梗阻严重性相关,可能伴随轻度发热或乏力。
2.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后,经肾脏过滤使尿液颜色变深,呈现浓茶色或酱油色。尿色变化常早于皮肤黄染出现,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
3.粪便颜色变浅或呈陶土色:胆汁无法进入肠道导致粪胆原缺乏,粪便失去正常棕黄色而呈现灰白或陶土色。这一症状与梗阻程度直接相关,完全阻塞时粪便颜色持续异常。
4.皮肤瘙痒:胆汁酸盐沉积在皮下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剧烈瘙痒,常见于手掌、足底及四肢。瘙痒夜间加重,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可能单独出现。
5.食欲减退伴体重下降:长期胆汁淤积影响脂肪消化吸收,导致腹胀、厌油及营养不良。体重进行性下降可能与肿瘤性梗阻相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日常需观察症状变化,记录大小便颜色及皮肤状况。饮食宜清淡低脂,减轻消化负担。禁止自行用药掩盖症状,以免干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