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症状表现包括下腹部疼痛、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腹泻或便秘。具体分析如下:
1.下腹部疼痛:痛经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腹部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为隐痛,重者可能剧烈难忍。疼痛通常发生在月经来潮前1-2天或经期第一天,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疼痛可能与子宫收缩过度或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导致子宫缺血、缺氧引发疼痛。
2.腰部酸痛:部分痛经患者会伴随腰部酸胀或钝痛,疼痛可能放射至骶部或大腿内侧。腰部酸痛与盆腔充血及子宫收缩引起的牵涉痛有关,也可能因经期激素变化导致韧带松弛,加重腰部负担。
3.恶心呕吐:痛经时可能因前列腺素水平升高刺激胃肠道平滑肌,引发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严重时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出冷汗,需警惕是否为继发性痛经或其他妇科疾病的表现。
4.头晕乏力:经期失血及疼痛刺激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或全身乏力。部分患者还可能因睡眠质量下降或情绪紧张加重疲劳感,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5.腹泻或便秘: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功能,导致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与盆腔充血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因素相关。
痛经的病因复杂,原发性痛经多与激素失衡有关,而继发性痛经需排查器质性疾病。症状轻重因人而异,长期或剧烈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