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胃炎的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超声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通过采集静脉血液分析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则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严重脱水时血红蛋白浓度可能假性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评估。
2.粪便常规检查:观察粪便性状、隐血试验及镜检有无红细胞、白细胞,鉴别消化道出血或感染性腹泻。水样便常见于病毒性胃炎,黏液脓血便提示细菌性肠炎。隐血阳性需警惕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可能。
3.胃镜检查:直视下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程度,必要时取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儿童需在镇静状态下操作,注意评估出血风险。急性期可见黏膜散在出血点或浅表溃疡,严重者伴广泛糜烂。
4.幽门螺杆菌检测:采用尿素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明确是否合并该菌感染。阳性结果需结合症状判断,部分携带者无症状。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准确性高,但依赖胃镜取材。
5.腹部超声检查:排除肝胆胰脾等毗邻器官病变,评估有无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胃壁增厚或蠕动异常可间接提示胃炎,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避免饮食干扰结果。胃镜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水,防止误吸。采集粪便样本时避免尿液污染。超声检查前可少量饮水充盈胃腔。所有检查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选择必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