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肝病的症状常见有食欲减退、皮肤或眼白发黄、腹胀或腹部不适、异常疲倦或乏力、尿液颜色加深。具体分析如下:
1.食欲减退: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消化酶分泌及胆汁排泄,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碍。患儿可能出现厌食、拒食或进食后恶心呕吐,长期摄入不足可能伴随体重下降。婴幼儿表现为喂养困难或频繁吐奶,需警惕代谢异常或胆汁淤积。
2.皮肤或眼白发黄:胆红素代谢障碍引发黄疸是典型表现,早期可见巩膜黄染,随后扩散至面部及全身皮肤。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若持续超两周或加重,需排除胆道闭锁等疾病。黄疸常伴皮肤瘙痒,因胆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3.腹胀或腹部不适:肝脏肿大或腹水形成可导致腹部膨隆,触诊有压痛感。门静脉高压时脾脏同步肿大,左上腹可触及包块。婴幼儿哭闹不安可能因肝包膜牵张引起隐痛,慢性肝病患儿可见腹壁静脉曲张。
4.异常疲倦或乏力: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导致能量代谢异常,患儿活动量减少、精神萎靡,严重时嗜睡或意识模糊。糖原储备不足引发低血糖,表现为冷汗、颤抖,需与普通疲劳区分。
5.尿液颜色加深:胆红素经肾脏排泄使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多见于梗阻性黄疸。尿色变化常早于皮肤黄疸出现,是早期观察指标。尿液中胆红素结晶可能刺激尿道引发排尿不适。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脏负担。饮食需清淡易消化,限制高脂食物摄入。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关注精神状态变化。黄疸患儿需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胆红素脑病。慢性肝病应遵医嘱长期随访,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