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引起的发热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多在39℃以上,且对常规退热药物反应不佳,发热时间可长达5天以上。
川崎病的发热特点突出,初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但发热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5天,甚至可达1-2周。发热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波动较大,抗生素治疗无效。伴随症状包括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草莓舌、手足硬肿及皮疹等。发热期间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常超过1.5cm。部分患儿在病程后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这是川崎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发热的持续性与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相关,需密切监测心脏情况。
川崎病发热需与其他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鉴别,如猩红热、麻疹或药物过敏反应。及时诊断至关重要,延迟治疗可能增加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的风险。确诊后需尽早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发热期间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同时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若发热反复或出现心脏症状,需进一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症状,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