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风燥是中医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脱屑,伴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该证候多因阴血亏虚,肌肤失养,虚风内生所致,常见于慢性皮肤病或体质虚弱人群。
血虚风燥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粗糙,易出现细碎鳞屑,瘙痒夜间加重,抓挠后可见血痕或苔藓样变。部分人群伴随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头发干枯易断,以及手足麻木、月经量少等血虚表现。内在症状如心悸、健忘、睡眠浅等,与血不养神相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弦细是常见舌脉特征。长期熬夜、过度思虑或慢性失血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调理血虚风燥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如烧烤、辣椒等,以防耗伤阴血。可适当食用滋阴养血食材,如黑芝麻、枸杞、阿胶。皮肤护理需减少热水烫洗,选择温和保湿剂。情绪紧张或过度劳累可能加重风燥,需保持作息规律。若症状持续或伴严重脱屑、红斑,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皮肤病或系统性疾病。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祛风燥湿类药物,以免进一步损伤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