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头部抬高30度以降低颅内压、严格避免擤鼻或剧烈咳嗽防止逆行感染、保持鼻腔或耳道清洁避免局部污染、密切观察漏液性状及量以判断病情变化、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头部抬高30度以降低颅内压:头部抬高可减少脑脊液从漏口流出的压力,同时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护理中需使用软枕垫高头部,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扭转。卧床期间需定时调整体位,防止压疮发生。若患者需移动,应保持头颈部稳定,避免突然动作加重漏液。
2.严格避免擤鼻或剧烈咳嗽防止逆行感染:擤鼻或咳嗽可能使鼻腔或耳道内压力骤增,导致细菌逆行进入颅内引发感染。护理时应指导患者用纸巾轻拭漏液,避免用力擦拭或堵塞漏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止咳药物,减少咳嗽频率。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诱发呛咳。
3.保持鼻腔或耳道清洁避免局部污染: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轻柔清洁漏液流出部位,避免使用棉签深入掏挖。耳漏患者需保持患侧朝下,防止液体逆流。更换敷料时需严格无菌操作,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异味等感染迹象。
4.密切观察漏液性状及量以判断病情变化:记录漏液颜色、透明度及流量,若出现血性、浑浊或流量突然增加,需警惕颅内感染或漏口扩大。同时监测体温、头痛程度及意识状态,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或脑膜炎征象。
5.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脑脊液流失可能导致低颅压或电解质紊乱。护理中需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监测血钠、血钾水平,避免脱水或水中毒。饮食需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
护理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情绪。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掩盖病情变化。若漏液持续超过一周或伴发热、颈强直等症状,需立即联系医生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