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烫伤后止痛可采用冷敷降温、涂抹药膏、口服止痛药物、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摩擦刺激。具体分析如下:
1.冷敷降温: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组织损伤。冷水能缓解疼痛并减轻肿胀,但水温不宜过低,避免冻伤。若烫伤面积较大或出现水疱,冷敷后需就医处理。
2.涂抹药膏:选用含利多卡因或芦荟成分的烫伤药膏,直接涂抹于创面形成保护层。药膏能舒缓神经末梢,减轻灼痛感,同时防止细菌感染。避免使用酱油、牙膏等偏方,以免加重损伤。
3.口服止痛药物:根据体重和年龄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儿童专用止痛药。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需严格按剂量使用,避免过量引发副作用。
4.保持创面清洁:用无菌纱布覆盖烫伤部位,防止污染和摩擦。清洁时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避免使用酒精或碘伏刺激创面。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
5.避免摩擦刺激: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烫伤部位的压迫和摩擦。水疱未破时不可自行挑破,以免增加感染风险。恢复期间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创面撕裂。
烫伤后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创面变化,若出现发热、红肿加剧或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就医。严重烫伤或涉及面部、关节等部位时,不可自行处理,需专业医疗干预。日常需将热水、热食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预防烫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