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确实属于痴呆综合征的一种。作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核心特征,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痴呆综合征的定义标准。在临床诊断体系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据全部痴呆病例的60%-70%,是导致老年期痴呆的首要病因。
痴呆综合征涵盖多种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型,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这些特征性改变引发神经元损伤和突触功能障碍。与其他类型痴呆相比,阿尔茨海默病的记忆损害更为突出,初期以近事遗忘为主,随病情发展逐渐累及语言、视空间、执行等认知领域。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明确将阿尔茨海默病归类于器质性精神障碍中的痴呆类别,其诊断需排除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其他痴呆亚型。
临床实践中需注意阿尔茨海默病与其他痴呆类型的鉴别诊断。典型病例多呈现隐袭起病、持续进展的特点,但约15%患者可能合并血管性病变。神经心理学评估应包含多个认知域检查,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和淀粉样蛋白PET成像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治疗方面需结合认知药物干预与非药物疗法,同时关注共病管理和安全防护。早期识别干预对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家族史阳性者建议进行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