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的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结合辨证施治可选用多种方剂。常用基础方包括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车前子等药物,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溶解结石、缓解疼痛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将肾结石归为石淋砂淋范畴,认为湿热蕴结下焦是主要病机。经典方剂如八正散、石韦散、三金排石汤等,均以利尿通淋为核心。金钱草能增加尿量并酸化尿液,海金沙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鸡内金有助于化石。湿热重者加黄柏、栀子;气滞血瘀者配延胡索、川楝子;肾虚者辅以牛膝、杜仲。临床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体质调整配伍,较大结石需结合体外碎石或手术。
使用中药排石需严格遵循医嘱。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在2000-3000mL,避免高草酸、高嘌呤饮食。部分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电解质紊乱,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及超声。若出现剧烈腰痛、血尿或发热,提示可能发生尿路梗阻或感染,需立即就医。孕妇、体虚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利尿通淋方剂,避免加重身体负担。中药治疗周期通常需4-8周,无效时应考虑其他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