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与穿山甲粉在药用上的核心区别在于形态与使用方式,前者通常指整甲或甲片入药,后者为甲片加工后的粉末制剂。传统医学认为两者均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等功效,但穿山甲粉因经过物理粉碎,更易被人体吸收,临床多用于配伍成药丸或冲服。
传统中医理论中,穿山甲甲片鳞甲被视为走窜之品,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风湿痹痛或产后乳汁不通。整甲需经砂烫醋淬等炮制后煎煮,有效成分释放较慢;而穿山甲粉通过精细研磨,表面积增大,生物利用度提升,适合急症或需快速起效的情况。现代穿山甲鳞甲主要含角蛋白、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粉末形态可能更利于这些成分的溶出,但具体药理差异仍需更多科学验证。需注意的是,穿山甲鳞甲的药用效果缺乏大规模临床数据支持,且与犀角、虎骨等类似,其替代药材研究已成为趋势。
使用穿山甲或其粉末制剂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穿山甲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0年起中国已全面禁止野生穿山甲入药,仅允许使用人工繁育种群及专用标识管理制品。擅自买卖或使用非法来源制品可能面临法律责任。过敏体质者需谨慎,角蛋白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避免使用。当前医学界推荐优先选择穿王胶囊等已获批的中成药替代品,或使用王不留行、路路通等具有相似功效的植物药材,以减少对濒危物种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