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分为狭窄性腱鞘炎、化脓性腱鞘炎、结核性腱鞘炎、风湿性腱鞘炎、创伤性腱鞘炎。具体分析如下:
1.狭窄性腱鞘炎:常见于手指和手腕,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腱鞘因反复摩擦增厚,导致肌腱滑动受阻。典型症状为弹响指或扳机指,严重时手指可能卡在屈曲位。好发于长期重复手部动作者,如手工劳动者或频繁使用手机者。治疗以休息、局部封闭或手术松解为主。
2.化脓性腱鞘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感染可能通过伤口或血行播散进入腱鞘,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肌腱坏死或扩散至周围组织。需尽早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切开引流。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风险较高。
3.结核性腱鞘炎: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病程缓慢。局部肿胀呈梭形,疼痛较轻但伴随低热乏力。腱鞘内可见干酪样坏死物,可能形成窦道。需结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清除病灶。好发于肺结核患者或结核高发地区人群。
4.风湿性腱鞘炎:与风湿性疾病相关,如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关节肿胀,晨僵明显。腱鞘滑膜增生侵蚀肌腱,可能导致断裂。治疗需控制原发病,辅以消炎镇痛药物。长期患病者需定期评估肌腱功能。
5.创伤性腱鞘炎:因外力直接损伤腱鞘或肌腱,如切割伤或撞击。急性期表现为局部淤血、肿胀和压痛。慢性期可能因瘢痕粘连影响活动。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固定、理疗或手术修复。运动员或意外受伤者多见。
腱鞘炎患者应避免过度使用患处,注意局部保暖。急性期减少活动,必要时佩戴支具。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按摩或热敷加重炎症。饮食宜清淡,控制慢性疾病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