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末端骨折通常采取固定制动、冷敷消肿、药物镇痛、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制动:使用夹板或铝制支具将患指固定于功能位,避免关节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固定范围一般不超过邻近关节,时间约3-4周。若骨折涉及甲床,需同步保护指甲避免二次损伤。固定期间注意观察末梢血运,防止包扎过紧影响循环。
2.冷敷消肿:骨折初期48小时内间断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与组织液渗出,缓解肿胀疼痛。冰袋需用纱布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肿胀减轻后停用冷敷。
3.药物镇痛: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与炎症反应,常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疼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合并开放性骨折时需联合抗生素预防感染。用药期间监测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
4.功能锻炼: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被动屈伸训练,避免肌腱粘连。初期以轻柔按摩为主,肿胀消退后增加握力球等主动活动。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过度用力可能引发再骨折。若关节僵硬明显,可辅以蜡疗或超声波治疗。
5.定期复查:首次复位后1周摄片确认骨折对位情况,之后每2-3周复查直至愈合。若发现移位或延迟愈合,需调整固定方式或考虑手术干预。愈合后期通过X线评估骨痂生长状态,确保功能恢复。
骨折后避免自行调整固定装置,防止畸形愈合。饮食需增加钙质与蛋白质摄入,促进骨痂形成。康复期间禁止剧烈运动或负重,防止二次损伤。出现持续麻木、发绀等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