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和针刺并不完全等同,前者涵盖范围更广,后者特指针刺疗法这一具体操作。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包含针刺与艾灸两大治疗手段,而针刺仅指用金属针具刺入穴位的技术。两者关系如同树木与树枝,针刺是针灸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针灸还包含药物敷贴、电针等延伸疗法。
传统针灸理论认为,针刺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艾灸则借助热力渗透温通经脉。现代针刺能激活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而艾灸的热辐射效应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临床常见二者配合使用,如寒证配合隔姜灸,痛症采用毫针透刺。不同材质的针具如金针、银针、芒针各有适应症,九针中的锋针用于放血,圆针用于按压,这些都属于针刺疗法的具体应用形式。
操作时需注意严格消毒避免感染,体质虚弱者宜采用浅刺法,孕妇腰骶部禁用针刺。某些特殊部位如眼球周围、大血管附近禁止深刺,晕针现象需立即平卧处理。现代结合超声引导的可视化针刺技术提升了安全性,但传统候气、得气等手法经验仍需传承。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持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操作,才能确保疗效与安全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