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包含针刺和艾灸两种主要方法。针刺疗法通过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则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热力刺激穴位。两者原理相通,但操作方式不同,针刺疗法属于针灸的范畴。
针刺疗法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刺激穴位激发人体自愈能力。针具选择、进针角度、刺激强度均需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专业医师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疾病选取相应穴位组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可促进内啡肽等物质分泌,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临床常用于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与传统药物相比,针刺疗法具有副作用小、适应症广的特点,但需要多次治疗才能显现效果。
进行针刺治疗前需确认医疗机构资质,选择持有执业证书的专业医师。治疗环境应保持清洁,使用一次性针具。严重心脏病、出血性疾病患者及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治疗过程中出现晕针、滞针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师。治疗后避免立即洗澡或剧烈运动,注意观察身体反应。疗效与个体差异有关,需配合医师完成整个疗程。同时要认识到针刺疗法并非万能,严重疾病仍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