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灌肠退烧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中药柴胡注射液、安乃近、地塞米松。具体分析如下:
1.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常见的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灌肠给药可避免口服对胃肠道的刺激,适用于呕吐或拒服药物的患儿。需注意剂量控制,过量可能引起肝损伤。
2.布洛芬:布洛芬具有抗炎、退热作用,灌肠后吸收较快,退热效果可持续6-8小时。适用于高热患儿,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灌肠时需稀释以减少肠道刺激。
3.中药柴胡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通过疏风解表发挥退热作用,灌肠给药可减少肌肉注射的疼痛。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但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
4.安乃近:安乃近退热作用强,但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灌肠给药需严格掌握剂量,仅在其他药物无效时短期使用。
5.地塞米松: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退热。灌肠适用于严重高热或伴有炎症的患儿,但长期使用可能抑制免疫力,需遵医嘱。
灌肠退烧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避免自行用药。药物浓度和剂量需根据年龄体重调整,灌肠后观察患儿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灌肠不宜频繁使用,以免破坏肠道菌群。有过敏史或基础疾病的患儿需谨慎选择药物。